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致富项目 > 项目讨论 > 正文
    购物车
    0

    关于海南省实施光伏发电精准扶贫工程的建议

    村里的事     2017-08-06 08:46:53     浏览:5    回复:0    点赞:0
    发帖人:村里的事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一、我省农村扶贫现状
        “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6.84亿元,使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75.3万减少到了2014年的54.6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4.6%下降到10.2%,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3829元增加到了2014年8315元,我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但是,“十三五”期间,我省扶贫工作依然面临巨大困难,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贫困程度比较深,贫困发生率仍然较高。预计2015年底,全省贫困人员仍有46万,贫困村300个,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中部少数民族山区、西部干旱和北部火山岩地区。全省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5元,与全省平均水平9913元相差1598元,与全国平均水平10489元差2174元。
        二、实施光伏扶贫的国家政策
        为了推动我国扶贫工作,将扶贫与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效结合。2014年10月11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光伏扶贫既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也是扩大光伏市场新领域的有效措施,有利于人民群众增收就业,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要通过支持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内已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要因地制宜,利用贫困地区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直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2015年12月24日,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做好能源扶贫工作,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贫困地区能源开发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国能规划[2015]452号),《意见》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的原则,聚焦扶贫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把能源扶贫着力点放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上,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和脱贫能力的贫困人口上,注重提高扶贫精准度。
        三、光伏精准扶贫成功案例
        光伏与扶贫的结合,具有巨大互补性:一是可实现资源互补;二是有效降低投入;三是促进农业设施规模化;四是有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光伏发电既可通过精准扶贫,为特困农村家庭提供持续、稳定的收入,也可通过光伏大棚、小型地面光伏电站等形式,帮助农民致富、村集体创收。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及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实施,我国光伏精准扶贫任务也取得了重大成效。目前,全国实施光伏精准扶贫较为成功的案例就是安徽省金寨县。
        为做好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到产业”的精准扶贫工作,金寨县从2014年2月10日起开始实施千户3kw新能源光伏发电扶贫到户项目,一座电站的成本要2.5万元,县政府为每户出资2万元,贫困户自掏腰包5000元。每座电站寿命在25年左右,这意味着25年内贫困户都有一份稳定的收益。目前金寨县已经开展两个批次,共2008户贫困户装上了光伏电站。贫困户不用掏一分钱,即可享受每年3000元左右的收益,让当地2008户贫困农户彻底告别了贫困。如今的金寨县,一个个精准“滴灌”式的光伏扶贫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目前光伏电站已成为金寨县的主导型产业,全县以8741户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一千一百多万千瓦时,和建成216座村级集体光伏发电站的规模居全国之首,光伏扶贫也成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一部分。未来两年内,全县计划为3.5万户贫困户全部安装光伏电站,将惠及10.61万贫困人口。
        根据《海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报告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为:前三年,实现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3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46万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越过扶贫标准线,基本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后两年,重点实施巩固提高工程。确保到2020年末全省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的实现。为了解决我省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推动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我省节能减排,现提出我省实施光伏精准扶贫工程的建议:
        1、建议将光伏发电精准扶贫项目列入海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并出台相关光伏扶贫的系列优惠政策及措施。以光伏产业驱动,定点到户,精准脱贫,持续发展,稳步致富,作为攻克扶贫攻坚战最后一公里的利器。同时,也将推动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促进绿色生态省的建设,打造绿色国际旅游岛。
        2、鼓励和推广能源企业(天能电力)实施光伏精准扶贫的示范项目和经验。在学习了金寨县实施光伏扶贫的成功案例后,海南天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能电力”)目前就已经在临高县调楼镇隆道村实施光伏精准扶贫项目。临高县调楼镇隆道村为纯农业村,贫困户为110户500人,该村现在每年人均收入不足2800元,低于临高县划定的每年人均收入2875元的贫困县。该村是“十三五”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也是天能电力根据《关于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精神,选派本公司优秀干部任第一书记的指定村,为了实现扶贫帮扶目标,天能电力计划在该村实施了光伏精准扶贫,与隆道下村合作建设1MW畜光互补精准扶贫项目。项目计划利用村民小组面积约为10000平米荒地建设光伏电站,总投资约870万,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120万kwh,村民可以利用光伏组件下面空间正常开展鸡、鸭、羊等禽类的养殖,到达“畜光互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天能电力作为投资者与隆道村委会共同合作,所有项目建设及运营维护费用由海南天能电力有限公司承担,隆道村委会以土地上部空间25年的使用权入股。经测算,村委会可获得光伏电站所发电量20%的收益,每年可获得24.87万元的收益(相当于亩产值1.658万元),村委会所得发电收益全部用于村内扶贫工作,平均到每个贫困户,每户即可获得扶贫收益2260元,达到了全村脱贫的效果。该项目的实施,还可以减少大量的污染物排放,每年可节约标煤453.7吨,相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18吨、二氧化硫39吨,氧化氮19.5吨,碳粉尘351吨。目前,该项目的建设正在推进中。
        2、在示范项目的基础上以点带面,重点瞄准和支持我省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组织各县以村为单位实施光伏扶贫方案,推动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整村脱贫,持续致富。细化光伏扶贫项目清单和需求测算,多渠道争取支持,扩大光伏扶贫项目资金来源。鼓励光伏发电与种植、养殖业结合,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鱼塘、大棚等农业设施,直接增加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的收入。加大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力度,鼓励农村能源供应方式多元化发展。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